权威解读 | 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!2017电子产业链爆发力究竟在何处 直探投资最亮点
人工智能、机器人、物联网、自驾车、传感器…,令人目眩神迷的科技话题愈来愈多,哪些才能在二○一七年展现不同的爆发力?本刊邀请多位科技领域权威名家分析趋势,透过这些重磅观点,能够在百花齐放的科技话题中,直探投资最亮点。
精采纷呈的美国国际消费性电子展(CES)刚过,紧接着世界行动通讯大会(MWC)即将到来,随后还有台北国际计算机展、苹果开发者大会、半导体产业年会、慕尼黑电子展等重要大展,让电子科技类股今年仍然不缺话题、活力四射,持续吸引市场目光,位居重要投资标的。
但究竟在热闹喧嚣的题材中,哪些领域才是今年不败的投资方向?
半导体权威分析师陆行之,点名「自驾车、机器人、人工智能(AI)处理芯片、物联网半导体、AR显示器」五大科技趋势。
智能系统龙头厂商研华总经理何春盛,则看好「传感器、无线技术、物联网平台(Platform as a Service,IoT-PaaS)、大数据分析」四大技术最有商机。
二○一六年台股基金冠军操盘手、安联台湾科技基金经理人廖哲宏,观察「大数据相关硬件厂、iPhone 8概念股、车用镜头」三大投资领域最可留意。
五大趋势、四项技术、三种概念股,陆行之、何春盛、廖哲宏独家解析,不可不知的一七年科技产业圣经。
专家点评 权威资深分析师陆行之
五大趋势点火 半导体成长态势强
二○一六年应算是高科技产业的并购高峰年,全球已公布的并购总金额应超过二千亿美元,其中,欧美厂商占五三%,中国大陆二四%,日本二一%,台湾只有二%。预期一七年并购趋势应会持续,但物美价廉的案件变少;而在新上任的川普政府领导之下,美国将更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国家安全,中国想高价购买高科技公司,和利用中国合资企业获取美国高端技术移转,将更困难。
自驾防撞商机旺,车用半导体可望年成长率8%
笔者预估,未来将看到美、欧、日、韩及台湾当局,分别防堵中国大陆的国际并购野心。为了突破,中国大陆必将进行全球人才挖角战,提高自主研发。台湾的高科技公司,因缺乏国际并购人才和本身估值偏低,造成缺席国际并购,而美、欧、日公司应会持续强强并,成为最大赢家。
在电动车和自驾车方面,美国谷歌应有机会于一八年之前,领先全球推出SAE第五级的全自动自驾车,首发于Uber like 服务、公共运输和后勤运输;而辉达(NVIDIA)的深入学习系统应会主导个人用高档SAE第四级自驾车市场, 高通在并购荷商恩智浦后,将主导全球自驾车的无线通信、汽车安全、电源管理、温度控制及电力传动系统的半导体市场;松下电器为特斯拉扩厂后,将成为全球最主要电动和自驾车电池供货商;光达(LiDAR)和雷达所提供的盲点监测、自动导航控制,和防撞及行人保护系统,必将成为全球各家自驾车三百六十度侦测传感器主要零件。
因这些新成长动力,笔者预期,未来五年车用半导体年复合成长率(CAGR)将达八%, 每辆车半导体价值的年复合成长率将达六%。
工业机器人续夯,AI芯片市占达一成以上
高科技产业另一新动能是工业机器人取代蓝领工人,消费机器人取代管家、帮佣、看护、家教、清洁工人;人工智能也将取代白领分析师;律师、医师、老师、记者、翻译,这几项产业将使用大量的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芯片、控制芯片、显示芯片、摄像感测、WiFi-4G╲5G、MEMS、闪存和动态随机存取内存。
谷歌和辉达的人工智能处理芯片,在未来五至十年会大量取代绘图、可程序,甚或中央处理器,占全球逻辑芯片市占率一○%以上,并对相关但无法转型的半导体厂商,造成结构性的破坏。
日本机器人协会曾预期,未来十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年复合成长率将达九%至一○%,到二五年成为六六○亿美元的规模,目前该产业主要是由欧、日(瑞士ABB、日本Yaskawa、 Fanuc、 Kawasaki、德国Kuka)工业机器人厂商主导,而未来大幅成长,预估将由各种不同应用形态的消费性机器人取代。
物联网持续发威,晶圆代工年成长率维持高水平
未来几年,物联网配合大数据分析,将会有深远的跨产业影响,最近Gartner与BI Intelligence两个研究单位分别预估,全球联网装置将于二○年达到六十至七十亿个量的市场,五年复合年成长率是三四%、二八%;台积电预估,物联网将于二○年创造六十亿美元的晶圆代工市场,五年的平均复合成长率是二五%,今年有三四%。
除了智慧手机、手表和汽车外,物联网半导体具有多样化、量少(每年少于五千万件)、平均每组低单价(低于五美元)的特性,但相关硬件、软件和半导体厂商,必须针对各种应用进行跨产业合作或合并,来整合控制、电源管理、低耗电无线和射频芯片组、传感侦测辨识系统,并针对不同应用来搜集视讯、图像、声音、数字、温度或压力等数据,再回传相关数据到云端进行大数据分析,用来改善工业生产、居家生活、医疗、交通运输等各种领域。
最后笔者认为,扩增实境(AR,Augmented Reality)在应用面既深且广,较像是将智能手机显示和应用,无限延伸至类真实影像世界,而非像虚拟现实(VR)将使用者隔离于单一的应用软件、硬件及使用空间,并创造不具景深、长期观看令人恶心晕眩的视像。
目前扩增实境的主力为微软一七年将推出的HoloLens扩增实境(AR)眼镜,该设备整合了四个传感器、 分光镜片、体感控制深度相机(Kinect)、硅基液晶显示器, 还有二八奈米加速器(HPU)及英特尔十四奈米的中央处理器,而Magic Leap和Meta 2 紧追于后。
目前初估,扩增实境会在二一年达八千万到一亿台配戴式显示器市场,每台将使用高达一百至一五○美元的半导体(传感器、中央处理器、加速处理器、人工智能逻辑芯片、闪存和动态随机存取内存)价值,约占全球晶圆代工、专业封装产业总产值的一○%至一五%。
陆行之2016年最火语录:要杀死多少台湾科技產业?
2016年中当工商时报记者问「开不开放陆资来台湾投资IC设计產业?」,被问到这个问题,看着半导体產业发展逾20载的產业观察家陆行之,却反问记者:「我们还要杀死多少科技產业?当然要开放啊!」
陆行之,自1995年开始研究、分析半导体產业,至2015年离开前东家巴克莱资本证券,在这长达20年的半导体產业观察期间,他屡获专业金融杂志评选为「亚太区最佳半导体分析师」。陆行之长年关心台湾半导体產业,台积电董事长张忠谋、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,都曾在自家法说会上直接提问陆行之,「Andrew(陆行之的英文名字),你还有什么问题吗?」。
长年应对台湾一流半导体企业的经验,让陆行之在全球半导体產业供应链的研究与瞭解已树立其权威性,依他的角度是怎么看520新政府接棒后首要面对的「开放陆资来台投资IC设计业」的產业议题?以下为本报专访陆行之的见解摘要。
大陆对半导体的布局是在全球找伙伴,台湾拒绝就是为自己树敌
大陆正倾全力发展「中国制造2025」,其中,半导体的自给率目标要达到50%,将高于目前大约20~30%的自给率。此外,大陆半导体使用量,目前相当于占全球总量约50%,预估到2020年之后将提升至70%。若将大陆的自给率及全球使用率加乘来看產值总额的成长幅度,依2025年目标推算,届时大陆自给的半导体总產值将较目前成长5倍之多。
依大陆对5倍的总產值目标的定义来看,其计算方式也包括在大陆生產的台积电、三星、英特尔等半导体厂,也包括大陆资金入股投资的相关厂商的產值,像美国的WD(Western Digital:威腾)、OV(OmniVision:豪威)、ISSI(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 Inc.:硅成)等半导体厂。虽然这些美国企业只接受陆资入股,并非被百分之百所持有,而且这些美国半导体厂的產值皆已算在美国总部的帐上,但大陆仍会将这些美国企业未来的產值计入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达成率上。所以看得出来,大陆政策是要邀集全球的半导体厂商参与一同达到这个5倍成长率的数字目标,不见得是拥有其经营权。
台湾钱进大陆却挡着陆资来台湾,这根本就是瘦了自己的输血行为
过去10~20年来,台湾投资赴大陆的资金,协助造就大陆的经济发展,但这只是单方向的资金流,根本就是一种输血行为,10几、20年下来的捐血动作在经济上「肥了对岸、瘦了自己」,现在它们有资金要进来,我们为什么要挡?台湾过去的经济好,钱流出去很容易,现在应该要开放让钱流进来。
怕产业整个被拿走,需要的是某种程度的管理,不是挡、让自己渴死
现在很多反对的意见是担心开放陆资进来会把技术拿走,担心台湾的企业会被整个拿走,所以,要有某种程度的控管,包括像是不能让它们百分之百持股、董事席次不能具有主导权等,是要在经营权上的管理、而不是要阻挡,挡住大陆资金,让大陆自己建立起属于它们的半导体產业企业、再透过全球的人才壮大陆系企业,然后以后再进一步限制台湾厂商进口到大陆去以保护其企业时,台湾就等于是让自己的经济枯竭、企业渴死。
以现在手机產业链来看,已经走向低获利率的状况,所有还在获利的手机晶片的营业利益率皆在下滑,一旦进入损平竞争,高通有过去的授权费可以支撑,展讯有大陆的资金盖住其亏损,联发科能有什么?以联发科现在的状况和其他台湾IC设计相较是很特别的,大陆手机產业目前有和联发科合作的意愿,所以台湾的政府应提供开放机会,让联发科可以和大陆多家厂商洽谈、让台湾有选择伙伴的机会,一旦此案例成功,未来轮到联咏、瑞昱等其他IC设计厂面临该问题时,即有解决方案。
一旦陆资去找高通、补展讯,联发科坐困愁城
联发科目前仍在获利状况,帐上看来不缺资金,但联发科有50%的营收来自手机,而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就在大陆,若让联发科排除在整个產业的市场趋势之外,就等于是让联发科和市场、标准制定分离,只能坐困愁城,就会是台湾下一个面板、LED、太阳能厂。
现在陆资投资布局半导体產业链是在寻找伙伴,目前最急迫寻找的是核心处理器、记忆体。联发科有其被优先挑上的优势,若开放陆资投资联发科形成两岸利益共同体,大陆手机厂、互联网厂商会把订单、规格标准提供给联发科、共同合作规画未来的次世代通讯标准,届时大陆手机厂就可降低对美国英特尔、高通的依赖。
相反地,若台湾挡住大陆资金、合作的机会,是给英特尔、高通合作的机会,最糟状况就是如果紫光让展讯併给美系的业者,到时候台湾政府能提供联发科资源以抵抗陆、美系联手的强大竞争力?我想台湾政府到时候也不可能拿出资金来支撑联发科迎战价格战。
业界观察 研华科技总经理何春盛
四大技术让物联网更普及
你一定听过「全球第一大电子代工厂」的鸿海、「世界晶圆代工龙头」的台积电,但这间公司——研华,你可能就没有那么熟悉。研华创办的第一年就赚钱,成立33年来零亏损,近五年EPS都超过6元新台币(折合人民币1.2元),更是全球市占率最高的工业计算机品牌。当台湾科技代工厂面临红色供应链威胁时,唯独研华,靠着少量多样的创新力,与极致配合客户需求的服务,成功抵抗逆势。人才,则是支撑研华横跨23国经营版图的重要资产,针对年轻到资深同仁,各有一套独特猎才法则,为公司培养源源不绝的大将、拓展新业务。
(深入了解研华详见:创办第1年就赚钱,成立33年零亏损!探索全球工业电脑之冠的经营之道)
面对一七年,研华总经理何春盛表示,物联网正出现微妙改变,今年科技局势就像是「在雾中前进」。但仍有相当重要的颠覆性技术即将登场,其中包括「传感器」、「无线技术」、物联网「平台即服务(Platform as a Service,IoT-PaaS)」和「大数据分析」四大技术,这些将是台湾科技厂商新一轮兵家必争之地,做得好,就能在物联网新纪元中引领潮流,走在前端。
研华认为,相较过去企业强调专注研发、以自有技术作武器,今年起,企业会开始将自身视为平台,建构生态体系、产生共享概念,所以会将关键技术或解决方案放在平台上分享,协助客户「智能化」,创造双赢,让物联网普及运用在各产业中。
究竟哪些技术将是发展物联网所需,且是台湾厂商未来的发展要务及商机所在?何春盛说,第一大技术就是传感器(sensor),「这是物联网的核心,所有物与物相连,都必须透过传感器。」
传感器、无线传输 将使物联网产业「质变」
何春盛认为,由于传感器将有「体积持续缩小」及「跨领域结合应用」两大需求,例如将温度、湿度、一氧化碳等传感器相互连结,就能侦测空气质量,或将磁场与大气气压、温度传感器结合,即可计算出所在位置的高度;因此,未来无论是传感器制造商、芯片设计厂或模块厂等,都有技术突破及各种应用的新机会。
第二大技术则是无线传输。
物联网应用包山包海,意味着厂商的网络及应用也势必得「上山下海」。何春盛对此表示,为了提供民众全方位的物联网服务,未来的厂商必须在马路上、天上、深山中,都能让物与物相连,此时,就更需要长距离、低功耗、低成本的网络传输技术,像是LPWAN(低功耗广域网)等技术,因具备低功耗,可以五至十年不换电池,甚至还能进行海上逾百公里的传输。
目前全球各大企业及台湾五大电信商、网通厂,都积极尝试在无线传输技术上有所突破,这也将让物联网从「量变」产生「质变」,得以成功普及。
智慧平台受益最大 产业链占据50%价值
第三种技术则是IoT-PaaS。
何春盛说,台湾有很多硬件代工厂,但现在要将数据传上云端,就需要平台,因此,研华、鸿海、宏碁等过去做硬件的企业,都积极携手软件厂如微软、日本软银,一同建置物联网智慧云端平台。
一八年起,将可观察台湾硬件及软件厂商彼此之间的竞合关系,以及哪些厂商最有成功机会。
有了传感器搜集资料、用无线传输送至平台后,接下来,当数据到达云端,如何进行分析、创造价值就是下一阶段,这就是「大数据技术」在一八年爆发的关键。技术的高低将决定厂商竞争力的强弱,因此目前IBM、微软等国外知名企业都已在建立更智能的软件,未来的大数据分析也可望开始分众,例如一群医师用既有的算法,设计出适用于医疗产业的大数据分析平台。
有趣的是,在上述四大技术及物联网价值链中,何春盛认为,若单纯只做代工,并不容易成功,必须是有综合能力的企业,才有机会吃到物联网大饼。他也预估,物联网平台业者将受益最大,在产业整体价值链中,就可从中撷取超过五○%价值。
瞄准分众建平台 大小业者都能快速扩展
但整合性的物联网平台不是小公司有能力建置,何春盛因此建议,观察投资机会,也可留意那种只针对一小块领域、专心发展的厂商;例如瞄准医疗、农业、工业或生活娱乐领域发展的小公司,设计出的产品能快速扩展。像芬兰的《愤怒鸟》小游戏,或在一六年一夕暴红的《Pokmon GO》(精灵宝可梦),也是受惠于手机开放平台,成功赚取利润。
因此,一七年无论是强强连手的软硬整合大平台业者,或小型分众的科技公司,只要能掌握物联网趋势、针对上述的四大技术及应用,进行更深入的研发,相信都有发展潜能,「物联网的商机非常大,足够容纳所有产业的机会。」何春盛这样说。
基金布局 冠军经理人廖哲宏
留意苹果概念、云端、车用题材
二○一六年台股基金总冠军、安联台湾科技基金经理人廖哲宏表示,一七年科技股兵家必争之地,有三大投资趋势,分别是智能型手机新应用、云端技术规格与高效能运算提升,及车用电子相关零组件成长。
「这几年,全球最重要科技趋势,简单讲就是大数据;像机器人、无人驾驶车,都是在大数据运用、学习下,得到更好的反馈。但拉回到台湾的科技公司,能够参与到这股趋势潮流的,多在硬件制造商,这也是获利成长最有机会表现的族群。」
例如,智能型手机规格与新的应用功能,双镜头或是指纹辨识系统,虽然已经不是新的题材,但随着市场渗透率及量的提升,带动公司获利增长,就足够成为市场投资焦点;另外,苹果iPhone手机十周年纪念版,也让市场特别引颈期盼。
因此,今年预期将推出的iPhone 8产品规格,也会是科技类基金经理人持续关切的重点。
又例如车用电子产业,因为这类产业的终极目标,就是自动驾驶系统,所以光是感应镜头的部分,就必须满足三百六十度、没有死角的最基本需求。如此一来,原本不做镜头的厂商,就开始必须做镜头;原本只出一组镜头的厂商,到现在产出四组镜头,像这样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的营收、获利增长模式,乃至产值及渗透率显著提升,即是今年科技成长股最重要投资主轴。
除此之外,过去被列为「四大惨业」:太阳能、面板或内存,若报价出现转折,即是进场布局时机;或有转型、营运出现新契机的公司,也是可留意标的,但因可遇不可求,配置比率约一成左右。
扩增实境相关应用在《Pokmon Go》一炮而红后,成为最热门科技应用。
传感器体积必须持续缩小,并能够跨领域应用,相关制造商及芯片设计厂在物联网趋势中将迎接新契机。
机器人是大数据应用的具体表现,也是近年科技投资亮点。
廖哲宏所在安联投信台股团队,也是台湾首家且唯一获得台湾最佳股票研究团队大奖的外商投信。多年与投资研究实力坚强的团队并肩作战以来,让他建立起创造台股超额报酬的投资心法。
18岁就开始投资的他,不仅培养了对市场的敏锐度,也让他在心中建立了评量每间公司的「一把尺」,从营业状况、现金流到产业前景各面向逐一剖析,由下而上(bottom-up)挖掘公司的价值。「深入了解并确立公司的价值后,一旦市场低估其价值,下跌时就要勇敢抢进,如此才有赚取超额报酬的机会。」廖哲宏说,虽然大家对于巴菲特的投资金律并不陌生,但要贯彻「别人恐惧时我贪婪,别人贪婪时我恐惧」并不容易。
除了谨守投资纪律之外,确实掌握价值才能有坚持的勇气。为了掌握产业脉动与公司发展状况,廖哲宏不只勤读研究报告,更亲力亲为拜访公司,从收集的市场与公司信息,归纳出市场的长相与趋势。平时也会特别关注新产品发表会与科技大展,从中寻找投资机会。
廖哲宏举例,2013年下半年苹果发表搭载指纹辨识的iPhone时,他就开始密切关注指纹辨识的趋势。他笑说,以前大家很熟悉的广告台词「科技始终来自于人性」,其实凸显了任何成功的产品,都是因为贴近人性设计与满足需求。随着网络交易平台日益普及,带给了现代人便利,但各式各样的密码确实也带来了不少困扰,指纹辨识就提供了便利与交易安全平衡的解答,不仅可以解决记忆多组密码的麻烦,同时又能兼顾个人隐私与交易安全。因此当2015年多数手机大厂在MWC发表手机搭载指纹辨识时,廖哲宏就相信这个趋势已渐成形,也开始关注这个产业链的相关标的。
在全球低利率、缓成长的环境下,体质佳、展望正向、获利稳定、评价具吸引力的优质公司,可作为买进后持有的标的。
以传统电子产业龙头股为例,虽然获利成长动能趋缓,但因现阶段不需要大幅资本支出,愿意提高股息配发率,股息不仅增加收益来源,亦可做为波动时的下档保护。而受惠政策支撑与产业中长线趋势向上的成长股,较可对抗短线波动。例如自动驾驶的发展下,汽车安全的产品与配备需求将持续增长,先进驾驶辅助系统(ADAS)的相关族群可望受惠,可逢低分批布局。
投资策略 一:
深入了解公司价值,下跌时要勇敢抢进
当充分掌握基本面业绩成长题材时,就不会担心市场的流言和大盘的波动,反而在跌深之际暗自窃喜,勇敢抢进或加码。
投资策略 二:
关注中长线产业趋势,掌握投资机会
关注中长线发展的产业趋势,掌握投资机会:基金着眼于长期投资,因此投信公司研究团队资源相对重要,才可有效掌握产业和企业的长期发展甚至未来订单状况。
投资策略 三:
优质高殖利率股可买进后持有
面对市场的高波动,除了资本利得之外,布局高股息个股等于控制了股价的下档风险,不失为替投资买份保障的最佳方式,且长期持有可望有累积财富的效益。
来源:小C君综合整理自今周刊、工商时报、远见杂志
相关阅读:
直击CES 2017 | 全品类消费电子显示科技最全报道!看这一篇就够了
2016年全球AMOLED手机面板出货3.7亿片 同比大增41.2% 2017年增速不减
重磅 | 柔性显示时代一触即发 超薄可弯曲锂电池这家国内企业已实现量产
伯恩光学创始人杨建文118亿美元财富估值跻身香港富豪榜第三!1片手机玻璃造就1个传奇
2016年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半导体材料及应用产业发展报告
长华集团合并日本住友子公司,抢半导体封装商机,抓住10倍成长机会,挑战世界第一!
轰动业界的2016京东方全球创新伙伴大会到底讲了些什么?看这一篇足够了!
报告 | 2016Q1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发展分析 (简版PPT)
行业
研报
深度掌握产业脉动,更多行业研究报告敬请致电 021-34647873